當前位置:首頁 >  科技 >  IT業(yè)界 >  正文

“劍網行動”兩周年 在線音樂市場的暗波和洪流

 2017-07-21 11:26  來源: A5專欄   我來投稿 撤稿糾錯

  域名預訂/競價,好“米”不錯過

國內音樂版權的轉折點,始于2015年7月份國家版權局的一則通知,一改此前盜版泛濫的局面。如今距離那場聲勢浩大的“劍網行動”已經過去了兩年的時間,在線音樂是最大的受益者,也是直接被沖擊的行業(yè)。

就在不久前,多米副總經理辜煒東的離職,使得這家快被遺忘的在線音樂平臺再一次被關注,可曝光的卻是連續(xù)三年虧損的業(yè)績,“在線音樂第一股”的前景似乎并不樂觀。在硬幣的另一面,QQ音樂、酷狗音樂、網易云音樂等有著巨頭背景的平臺,一方面忙著IPO或融資,一方面進軍音樂產業(yè)的上下游,攤子越鋪越大。

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,焦點的更迭和模式的轉變背后,音樂產業(yè)的競爭和機遇遠未結束,暗波和洪流也一直存在。

版權就是生產力

兩年前的“劍網行動”,徹底激發(fā)了人們的版權意識,有人為之手舞足蹈,也有人暗地里吐槽。無論如何,版權爭奪已然成了音樂產業(yè)里的一股洪流。

動作最為明顯的大概還是在線音樂平臺,也正是從2015年的夏天開始,在線音樂的興衰更替,平臺間的爾虞我詐,用戶在不同APP間的輾轉,無不和版權有關。最早是阿里和騰訊之間的版權競賽,彼此投入重金積累獨家版權,伴隨而生的是一場場混戰(zhàn),比如QQ音樂和中國音樂集團的戰(zhàn)略合并,比如太合音樂接過了“百度音樂”的盤子,比如阿里音樂對天天動聽的戰(zhàn)略放棄……故事遠未結束。

一直到今天,版權的斗爭仍在持續(xù),騰訊音樂一舉拿下環(huán)球、索尼、華納世界三大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,牢牢地將版權的管理、分銷、推廣等權利掌握的自己手中,換來的便是在國內市場舉足輕重的話語權。當然,音樂平臺搶奪版權的方式也更加多元,除了真金白銀的購買,音樂綜藝、獨立音樂、藝人經紀等也都成了豐富版權的方式。

不難理解的是,視頻版權和音樂版權有著本質上的不同,前者有著明顯“一次性消費”的屬性,視頻平臺爭奪版權的目的,大多是為了積累用戶,并誘導用戶轉化為付費用戶,而這也恰是視頻平臺的版權戰(zhàn)被詬病的地方,需要持續(xù)性的購買高價版權,以換取在內容豐富度和用戶忠誠度上的優(yōu)勢;后者卻屬于典型的“頻繁消費”產品,一首歌可以聽很多遍,一張專輯也可以循環(huán)播放,這就意味著占領了版權便占領了用戶時間,有了足夠體量的忠實用戶,在商業(yè)化方面便更具備想象力。

只不過,從免費時代過渡到版權時代,最核心的競爭思路卻從未改變。在互聯網剛剛普及的時候,九天音樂、一聽音樂等網站大行其道,優(yōu)勢便是音樂資源的線上化,后來崛起的酷我音樂、酷狗音樂、QQ音樂等漸成潮流,播放器成了音樂資源的“聚集地”,最為明顯的是,擁有搜索入口的百度音樂能夠迅速崛起,離不開自身的資源和流量優(yōu)勢。即便到了版權時代,這一思維仍在延續(xù),不管是瘋狂購買獨家版權,還是巨頭間的合并滲透,版權資源始終都是瓜分市場份額的利器。

幸運的是,版權已經成為音樂產業(yè)里“生產力”的象征,甚至凌駕于產品和品牌之上,由之帶來的利好是,整個行業(yè)都在尊重版權,或許在線音樂平臺要為之付出巨額的版權費用,且最終會轉移到用戶身上,也讓很多人看到了音樂行業(yè)的春天。

產業(yè)上下游暗流涌動

雖然QQ音樂、酷狗音樂、網易云音樂等當下的主流平臺,未曾公布具體的版權費用和營收情況,多米音樂作為上市公司所公布的財報,似乎可以感知到音樂平臺的壓力。

從2014年到2016年,多米的版權成本分別為1274.14萬元、2400萬元、4970.1萬元,凈利潤分別為-4399.95萬元、-5766.74萬元和-2700.47萬元。值得一提的是,2016年多米因對北京蜜萊塢公司股權的投資比例被稀釋,獲得了5724.83萬元的投資收益,也就是說公司的實際虧損并未止跌。

換來的結果是,除QQ音樂在2016年宣布盈利外,在版權費用成倍增長的前提下,虧損屬于普遍現象。很明顯,不管是出于投資者的壓力還是為自身的前景考慮,如何制造盈利可能便成了頭等大事,于是音樂上下游產業(yè)鏈開始暗流涌動。

整體來看,盡管各大音樂平臺在圍攻產業(yè)鏈方面提出了不同的口號,表象之外主要集中在內容分發(fā)、內容打造和線下演出。

在內容分發(fā)層面,音樂播放器正在演變成為一站式的內容平臺,尤其進入到2017年以來,這一態(tài)勢尤為明顯??嵛乙魳?、酷狗音樂等早就把K歌、直播等內容形式整合進音樂播放器,網易云音樂在4.0版本的更新中加入了短視頻,并提升了音樂專欄的權重,QQ音樂在最近的版本上加入了“音樂號”的功能,進行音樂相關的文章、視頻、音樂等內容的推送??梢岳斫獾氖牵诰€音樂平臺想要謀求的是一個站內的流量閉環(huán),滿足更多的用戶需求,進而夯實自身作為宣發(fā)平臺的地位。

相比于價格突增的版權,在線音樂平臺也在尋找更具性價比的內容生產方式。一個方向是獨立音樂人,比如網易云音樂的“石頭計劃”,蝦米音樂的“尋光計劃”,獨立音樂人更渴望流量和機會,在線音樂平臺顯然不缺這些;另一個方向是發(fā)掘優(yōu)秀的草根音樂人,諸如QQ音樂的“覓樂”行動、各類校園歌手大賽等等,在線音樂平臺也開始和這些活動篩選出的頭部選手進行簽約。

線下演出看起來是在線音樂夢寐以求的現金奶牛,且模式上出現了差異。阿里音樂的野心最為明顯,斥資收購大麥網,打通音樂和票務市場的關聯,并借此構建粉絲、藝人、平臺三方聯動的新模式;和阿里相同的是,騰訊也在下一盤泛娛樂的棋,除了騰訊音樂三大產品的引流,騰訊視頻等也開始以LiveMusic等形式,不斷開墾線下演出的沃土,包括演唱會的線上直播等形式;此外的百度音樂、網易云音樂等也在積極籌謀線下市場,依托票務分銷、行業(yè)合作等逐步向線下滲透。

即便是音樂硬件這個看起來有些“添加劑”屬性的盈利方式也未被在線音樂平臺錯過,包括酷我音樂、酷狗音樂、網易云音樂等均推出了相關的硬件產業(yè)鏈,涉及耳機、藍牙音箱等,將粉絲經濟演繹的淋漓盡致。

躁動的長尾市場

巨頭們試圖打通整個音樂產業(yè)鏈,雖然方式各異,卻成功吸引了資本對音樂長尾市場的關注。有人說,在線音樂已經打破了流量、功能和版權資源的邊界。或許這并不是什么壞事,至少激活了一個又一個音樂長尾市場。

聯系最為緊密的是,在線音樂平臺對內容的青睞,給了音樂創(chuàng)作者更大的信心,典型的就是越來越受關注的獨立音樂人。隨之誕生了一家又一家“原創(chuàng)音樂服務平臺”,較為知名的有鄭鈞的合音量、汪峰的碎月等,看起來缺少一些背景的V.Fine也在去年拿到了600萬天使輪聯合投資。而在未來,無論是C端還是B端市場,都有可能涌現出更多的創(chuàng)業(yè)者,成為整個音樂產業(yè)鏈上的必要一環(huán)。

另外,即便是看起來和在線音樂的巨頭們有些沖突的產品,依舊得到了巨頭們的青睞。以小眾音樂播放產品為例,豆瓣FM、LavaRadio、跑嗨樂等等,LavaRadio被太合音樂并購,跑嗨樂則與QQ音樂達成了深度合作。傳統唱片體系已經瓦解,而在線音樂巨頭因為掌控力版權也就占據了市場上的主動權,小眾音樂產品享受的版權紅利只是一個小案例,在版權分銷持續(xù)擴散的情況下,對直播、短視頻等和音樂有關聯的市場,都將是一件好事。

更有甚者,在線音樂還帶火了一大波的周邊產品,類如音樂的兒童教育、直播教學、星粉互動等等,長尾市場從來都不缺少想象力。

總之,音樂行業(yè)始終是熱鬧的,這種熱鬧不是前幾年的亂象叢生,而是版權體系下整個行業(yè)由內向外的延展?;蛟S在線音樂平臺謀求的是IPO,音樂人希冀的是自己活得更好一些,其他從業(yè)者無非也是想分一杯羹,好在這些都是理性的。

Alter,互聯網觀察者,長期致力于對智能硬件、云計算、VR等行業(yè)的觀察研究。微信公眾號:spnews

申請創(chuàng)業(yè)報道,分享創(chuàng)業(yè)好點子。點擊此處,共同探討創(chuàng)業(yè)新機遇!

相關標簽
劍網行動
音樂網站

相關文章

熱門排行

信息推薦